上品君:纯净的心灵,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,
净极光通达 ,明心见性。
“五花八门”是一个使用率颇高的成语,
多指未列入正统、多种多样的杂事或手段。
然而,“五花八门”最初的含义却并非如此,
那么它的由来是怎样的?
其具体所指又究竟为何呢?
其实,“五花”和“八门”的
出处都是中华的经典文化。
“五花”源出“五行”,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
标志色为白、青、黑、红、黄,
又可代表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方。
其用途宽泛,可表示世间万物;
“八门”则源自“八卦”,
即乾、坎、艮、震、巽、离、坤、兑,
代指所有的自然元素。
后来,“五行”和“八卦”被引入军事领域,
分别创立了“五行阵”和“八卦阵”,
后来又衍化成“五花阵”和“八门阵”,
这也即是“五花八门”最初的解释。
随着社会的发展,
各种行业日趋增多,
于是便有人用“五花八门”
来指称那些在“士农工商”
等主流行业以外,
属于市井底层行业的从业者,
并将其分别“对号入座”。
其中“五花”为:
金菊花—比喻卖茶的女人;
木棉花—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;
水仙花—比喻酒楼上的歌女;
火棘花—比喻玩杂耍的人;
土中花—比喻挑夫;
“八门”为:
一门巾—算命占卦之人;
二门皮—卖草药的人;
三门彩—变戏法的人;
四门挂—江湖卖艺人;
五门平—说书评弹者;
六门团—街头卖唱的人;
七门调—搭篷扎纸的人;
八门聊—高台唱戏的人。
《论语》中的20个成语典故,涨知识了!
1、【有教无类】
出处:子曰:“有教无类。”(《卫灵公》)
释义: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。
2、【诲人不倦】
出处:子曰:“诲人不倦,则可谓云尔已矣。”(《述而》)
释义:教别人时耐心、不厌倦。
3、【学而不厌】
出处: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(《述而》)
释义:学习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勤奋好学。
4、【不耻下问】
出处:子曰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”(《公冶长》)
释义: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。
5、【温故知新】
出处: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(《为政》)
释义:温习旧的知识,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。
6、【闻一知十】
出处:“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(《公冶长》)
释义:听到一件事,便可以推知很多。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。
7、【举一反三】
出处:子曰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(《述而》)
释义: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,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。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。指善于推理,能由此知彼,触类旁通。
8、【名正言顺】
出处:“名不正则言不顺。”(《子路》)
释义:原指名分正当,说话合理。后指名义正当,道理也说得通。多形容(做事、说话)理由正当而充分。
9、【祸起萧墙】
出处:“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。”(《季氏》)
释义:祸乱就发生在内部。
10、【分崩离析】
出处:“远人不服,而不能来也。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也。”(《季氏》)
释义:四分五裂,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形容家庭、集团、组织或国家 *** 瓦解。
11、【待价而沽】
出处:子曰:“沽之哉!沽之哉!我待贾者也。”(《子贡》)
释义:等有了好价钱再卖。比喻怀才待用。
12、【欲速不达】
出处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(《子路》)
释义:过于性急求快,反而不能达到目的。
13、【一言兴邦】
出处:“一言而可以兴邦,有诸?”(《子路》)
释义: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。
14、【见贤思齐】
出处: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(《里仁》)
释义:见到好人就想学得跟他一样。
15、【择善而从】
出处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。”(《述而》)
释义: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 *** 、制度加以实行。
16、【三省吾身】
出处: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(《学而》)
释义:原指每日从多个方面检查自己,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。
17、【当仁不让】
出处:子曰:“当仁不让于师。”(《卫灵公》)
释义:原意是为了仁,不谦让。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,就勇敢地承担起来,决不推让。
18、【杀身成仁】
出处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(《卫灵公》)
释义:原指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成全仁德。后泛指牺牲自己生命,以维护正义事业。
19、【文质彬彬】
出处: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,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”(《雍也》)
释义:原形容人既文雅,又朴实。后形容人举止文雅,态度从容。
20、【成人之美】
出处:子曰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”(《颜渊》)
释义:原意是勉励并帮助别人做好事。后用以表示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,成全别人的好事的意思。
21、【既往不咎】
出处:子闻之,曰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(《八佾》)
释义:对以往的错误、罪行不再责备、处分。
22、【过犹不及】
出处:曰:“然则师愈与?”子曰:“过犹不及。”(《先进》)
释义:做过了头,就跟做得不够一样,都是不好的。
23、【三思而行】
出处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”(《公冶长》)
释义:反复考虑后再做。
24、【无所用心】
出处:“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”(《阳货》)
释义:没有开动脑筋。比喻对什么事都不关心。
25、【察言观色】
出处:“察言而观色。”(《颜渊》)
释义:琢磨、观察别人言语、脸色来揣测其心思(以便相机行事)。
26、【后生可畏】
出处:子曰:“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不如今也!”(《子罕》)
释义:青年人是新生力量,很容易超过老一辈,他们是可敬畏的。
27、【富贵浮云】
出处:子曰:“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(《述而》)
释义:不义而富贵,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。比喻把金钱、地位看得很轻。
28、【乐以忘忧】
出处:子曰:“女奚不曰,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(《述而》)
释义:快乐的忘了忧愁。
29、【不亦乐乎】
出处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(《学而》)
释义:不也是很快乐吗?原指心里很高兴。现形容状态、动作等达到极端、非常的程度。
30、【望而生畏】
出处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(《尧曰》)
释义:看到了就害怕。
投稿:449139064@qq ***
喜欢请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