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占星术,相信不少人都会想到分别对应于12个星座的黄道带。在西方的占星学中,对于12个星座是根据太阳运行的路径来划分的。而在中国传统的占星学中,也有一套完整的星座体系,但是这些星座却是按照农历来划分的。那么,上升星座是否也按照农历来算呢?
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上升星座。在占星学中,上升星座也称升星座,代表着一个图表的第一宫。由于一个人的出生地点在地球上不同,所以在同一时刻出生的人,他们的星盘上第一宫对应的星座不尽相同。这个不同之处,正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上升星座。
那么,上升星座到底是如何计算的呢?通常情况下,占星师们在测算一个人的星盘时,需要首先确认出生时间、出生地点等基本信息。然后,根据这些信息,就可以计算出日、月、星、上升等众多关键要素,进而描绘出这个人的命运轨迹和不同的性格特征。
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的占星学流派,对于上升星座的解释也并不尽相同。在中国的传统占星学中,通常按照农历来计算出生日,进而推算出上升星座。而在西方的占星学中,一般采用太阳星座作为出生日的主要标准,进而计算得出上升星座。
那么,按照传统的占星学中关于上升星座的解释,是按照农历来算的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
根据中国传统占星学的体系,一年可以分为24个节气,每个节气都对应着一个12分之一的星座,分别是:
立春:水瓶座
雨水:双鱼座
惊蛰:白羊座
春分:金牛座
清明:双子座
谷雨:巨蟹座
立夏:狮子座
小满:处女座
芒种:天秤座
夏至:天蝎座
小暑:射手座
大暑:摩羯座
处在其中的节气日,默认是一个节气的头一天,就是通常所说的“节”。“气”则指出现的时刻。以这样的计算方式,就可以得到一个人的农历生日,从而算出相应的星座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与西方占星学不同,中国传统占星学中的星座根本不是以太阳的位置为基准的。而在传统占星学的解读方法中,上升星座比较重要的作用在于表现人的外貌特征、行动方式、相对而言的投射和对外、对人的关系、对事物的态度和情绪等等。
综合来看,上升星座按农历算的,是一种传统占星学的解释方式,尤其是在东亚地区的占星学理论中比较普遍。无论是采用西方占星学还是中国传统占星学进行测算,都需要技术娴熟的占星师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。